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名句脍炙人口(3)
月圆杜甫
《月圆》是杜甫于大历元年秋季流离于夔州时所写,全诗从头到尾一直在描写月亮,随着不同的角度,意境深远开阔却清凉冷寂,表达了诗人在直面明月时的孤寂以及对于遥远亲信的真挚思念。
圆月 杜甫
诗文的大意,孤零零挂在天上的圆月正好对着我的陋舍,月光映在江上激起粼粼波光,又再反射到房门外闪闪跳动。绵延浮动的金色江波在时刻不停地保持跳动,床上的席子也被月光照得更加炫彩柔美。秋天的深夜里高高悬起一轮明月,照射着人烟稀疏的幽深山林,夜空中月光如雪般皎洁,繁星寥寥。免不了想到此时此刻,家中的松树正是开得茂盛之时,仿佛还能闻到家乡的桂花香。在这么明亮纯净的夜里,唯独希望能够与千万里天涯之外的亲人们共沐这美好的月色。
杜甫的这首《月圆》,首联从天上的月亮、江上的月波以及门外的月光等多个不同的视角,通过描写圆月本身的明亮以及月光照映衬得其它事物闪闪跳动,从而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的圆月。而颔联写的是,起初在楼上眺望江中月光,后又从江波转写照进屋里的月色。颈联中,诗人的视角又从屋中回到了外面,再次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最后的尾联中,诗人通过眼前的月光遥想到远隔千里的亲人们,表示了十分渴望与其团聚一同赏月的意愿。杜甫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独自赏月的孤单,并通过遥远的月亮来寄托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杜甫的茅草屋
?杜甫年轻时一直心系国家,曾抱负宏伟,以满腹才学投奔国家,曾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是却落选,而这并没有打击到杜甫,在他三十五岁的是因受到号召““通一艺者”到长安参加考试,但由于当时的闹剧使得当时应试者全部落选,遂杜甫便奔走长安十年,不得重用。
杜甫茅草屋故居
后逢“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唐玄宗逃往西蜀,唐肃宗即位,杜甫欲前去献力,遂只身前往,不料被叛军截获,困至长安,后得以逃出长安,被任以左拾遗,后因触怒唐肃宗被贬。同年年底,杜甫同唐肃宗返京,因群臣斗争被外调,杜甫对朝政腐败深感失望,遂辞官而去。
于是杜甫带着家眷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至成都,得好友相助,于公元761年时,杜甫一家得亲友相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上筑起一座茅草屋,居住于此,这里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杜甫草堂。
好不容易杜甫一家有了可以暂避风雨的茅草屋,不料八月时大风刮大雨下,于是屋漏床湿难以入眠,因此杜甫感慨自己的遭遇,便有了这千古名诗流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