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4)
范成大虽然主要还是以诗见长,但是他的词也相当不错,其中有一篇《水调歌头》就很有意思,这首词大概是作者在1177年的中秋时节创作的,开头就是“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表达了当时诗人到处为官,不得修养的艰苦,而这样丰富的经历也让他心生感慨,在这样的夜里抒发了作者“不胜漂泊之叹”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半生辛劳,功业无成的悲戚,之后作者借嫦娥抒发感慨和辛弃疾的“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颇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是,辛弃疾依旧积极奋进,而范成大却是生出了归隐之心。
范成大一生诗词众多,流传后世的也不在少数,对于后世影响非常深刻。
望乡台范成大
众所周知,范成大一生周游了南宋各地,而在1175年的时候,他受命前去四川一带,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陆游等人,和陆游成为了莫逆之交,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不少的诗歌,《望乡台》就是其中的一首经典诗歌。
范成大画像
这首诗应该是他在旅途之中创作的(毕竟古代交通不像是现在,基本还是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到任)可能是当时范成大在入蜀的时候路过一座高山,心中有所感想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样的一首诗歌,这首《望乡台》既有着作者对于自己家乡的怀念,也有着自己愿意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开局便是写路途之艰险,在古代蜀地的路还是非常难走的,诗人从广西调任到四川,经历了几个月的长途跋涉,有时泛舟江上,有时行于山岭之间,可以说是非常的艰苦(所以古代不少大臣都是在路上累死的),现在终于要到了,于是有了一种“千山已尽一峰孤”的喜悦之情,这不只是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情景,也表达了他欣喜的心情。但是之后的心情马上就转变了,明明一马平川就在眼前,但是范成大却感到犹豫了,不由得慢下了脚步。
之后的两句就直白的描述了自己踟蹰不前的原因,先写川蜀之地已在眼前,但是这样的喜悦背后的是诗人将要入蜀,再也难以登高远眺,再也看不到自己的故乡了,反映出来了当时范成大矛盾的心理,范成大以这样深沉的语调表达了自己复杂的心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