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论隋炀帝的典故出自哪里
魏征论隋炀帝
魏征论隋炀帝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唐朝太宗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朝臣发问,关于《隋炀帝集》的疑问,魏征的论答。
魏征故居
贞观二年,皇上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隋炀帝集》这一辞藻渊博的书,里面的文理条条是道,书里阐明的立场也是肯定尧舜之立朝而非桀纣之暴虐,可是为什么隋炀帝实际上做起来的行动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此时,身边的魏征回答:君主都是圣贤哲明,也应该虚心纳谏,接受臣子的劝言,这样才能让臣子们尽心贡献他们的才能智谋,勇敢的人忠心护主。隋炀帝虽然一统天下,仗着自己才智,自大傲娇,固执己见,心里并无容他人听他人之言的善纳之心,所以虽然他嘴里颂扬着尧舜的美德,实际的行为却和桀纣暴虐一样,心中无百姓无臣民。他没有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才得到了如此亡国的下场。太宗听了甚为感触,认为应当谨记前人的教训,时刻提醒自己。
魏征论隋炀帝的典故就出于此。魏征是唐代有名的谏官,先后为太宗提出不下两百多条谏言,太宗均采纳。魏征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国思想而闻名历史,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观点,时刻以隋亡的教训提醒太宗勿忘本忘民。太宗的纳谏从流和魏征的直言敢谏成就了唐代盛世之治。历史上太宗和魏征的罕见君臣关系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美谈。
时至今日,魏征论隋炀帝的典故对于我们现在的理国治国仍然有借鉴的意义。
魏征简介
魏征又名魏徵,钜鹿郡(河北省)人。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隋唐之间的时间觑隙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经历着兵荒马乱、烽火连月的动荡不安,却创造出百业俱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而魏征就是其中一位,生于隋末,长于唐初,盛名于大唐的他可谓风光一世,赚尽了风头。
魏征石像
魏征早年跟随李密,投身瓦岗起义军,后来在李建成身侧做太子洗马。无奈魏征几易其主都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识。其主李密时,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不被采纳;其主李建成时,建议将李世民调离到别处的谏言也不被认可。历史巨大的年轮将时间精准地推到玄武门事变面前。若无玄武门事变,魏征和李世民的交集也不过初相识这般如此,他或许终其一生平淡简单专心于文史,在文学思想领域更有建树。然而李世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后任谏议大夫。魏征一路高升最后官至宰相。
素来以直言进谏,耿直不阿的形象示人的魏征有很多称号。他不畏权贵,犯言直谏,板着一张脸直面正义,太宗亲切称他为“羊鼻公”;他鞠躬尽瘁,体恤民情,和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开辟了“贞观之治”之盛世,世人敬称他为“一代名相”。
李世民为打消大臣们的猜忌,保全皇太子李承乾,任命晚年的魏征为太子太师。居庙堂之高就要尽力辅佐君王,并体察民间疾苦,魏征为李世民、为大唐奉献了一生的精力。劳累成疾的魏征死后,其妻裴氏按其遗愿从简举行葬礼。
一代良臣魏征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名臣魏征就像是历史长河里沉淀的钻石,经过时间的冲刷磨洗,越发显出其宝石璀璨光芒。后人时常怀念和景仰。
魏征画像
魏征以敢言直谏著称,被历代封建君主推崇,而实际上魏征并不是愚忠之臣,而是一位深得百姓爱戴的成就明君盛世的良臣。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