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宥坐说的是什么故事 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
荀子成相
成相,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一种民间艺术,以说唱为主。“相”是一种乐器名称,击打发声,但具体形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说就是舂牍,它利用木杵撞地发出声音,原来这个是用来舂粮食的,一次使用时,恰好臼里面没有谷物,发出的声音却十分悦耳,于是人们以后就直接一双手拿着它来顿地做乐器使用。
荀子
另一种说法说是搏拊,这其实是一种鼓,用于宫廷演奏,演奏的时候,两手拍打,敲一次建鼓,搏拊敲打两次来应和,都江堰文庙里至今收藏有这种乐器。《汉书·艺文志》里曾有记载,但现在已经遗失,只在《荀子·成相篇》中可以窥见一二,有固定的格式,音律曲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兼有叙事和抒情功能。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至238年,名况,字卿,因为西汉当时皇帝叫刘询,为了避讳皇帝名,“荀”在古代与“孙”音同,所以大家又称他孙卿,也有人说他本来就姓孙,是司马迁将“孙”误作了“荀”。他是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荀子·成相篇》中,荀子以“成相”这种当时很通俗的一种民间形式,来阐述他的政治思想观点,他提出治国的根本在于用贤臣,在具体方法上要礼制与用刑并重等,对为君之道和治国方针进行了全面阐述。
荀子强国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至238年,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石像
《荀子强国》篇主要阐述荀子对强国的认识和观点。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最根本的就在于教诲人民,推行礼仪之道,他指出“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荀子首先以莫邪宝剑做譬喻,质地再好,铸造技艺再好,如果“不剥夺,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因此一个国家也只是一个强大国家的粗坯,要对人民进行教诲,才能使他们步调一致,守卫国家,国家才能真正强盛。教诲的内容犹如磨刀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磨刀石就应该是礼义和法度。
接着他从分析三种威严入手,阐述只有重视礼制的道德的威严才能真正使一个国家安定强盛,而只靠权势和惩罚去震慑控制民众的的,稍一放松就会无法控制,最终使国家走向危险衰弱,为此他举了商汤、周武王和夏桀、商纣王的例子,劝说齐国相国推行礼仪和道义。又以当时的秦国为例,民风淳朴,官民都谦恭有礼,朝廷处理事务却看似轻松安逸,说明尊重礼义的重要性。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