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行书一气呵成 柳公权神策军碑失传于世
柳公权行书
《蒙诏帖》是柳公权行书代表作品。《蒙诏帖》书写的内容是:“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想赢,深察感幸,公权呈。”
蒙诏帖
这幅作品又名《翰林帖》,高为26.8厘米,全长为57.4厘米,是柳公权行书作品,现在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柳公权在楷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是流传的行书作品数量不多,从《蒙诏帖》中可以鉴赏出柳公权在行书上的书写特点。
《蒙诏帖》写于公元821年,此时柳公权四十四岁,正是他创作书法的巅峰时期。因为年少力强,在这幅作品中,柳公权用大体的行书一气呵成,充满了遒劲的力道之美。字形散而神不散,给人一种空灵动感之态。在第一帖中,柳公权用大型字体写出了“公权蒙”三个字,字形连绵庞大,气势磅礴的感觉迎面而来。在用笔上,柳公权下笔很有力,所以写出来的字体遒劲富有力道之美。因为这幅作品写于柳公权四十四岁,足以见他精力之饱满,下笔有神韵。
在之后的字体上,柳公权字体形式颇富变化,在写作中他加入了技巧,虽然字形大小不一,但是字形连贯,连绵起伏造就了气势上的壮观。在后三行中,柳公权的字体由大变小,逐渐显露出了柳体骨瘦的神韵,字体一气呵成。在《蒙诏帖》中柳公权将气脉和力度融于其中,字里行间凸显“柳骨”秀美清瘦的特点。
柳公权神策军碑
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是他晚年时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原名为《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是柳公权刻于公元843年。
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原被放于长安宫中禁地,十分难以临摹,后来,这一作品遭到破坏,碑体损坏。有人进行了临摹拓写,但是拓本依然很少。
柳公权在晚年时期,柳体已经形成,所以从这幅作品也可看出柳公权的字形沉稳内敛。后人称赞柳公权的《神策军碑》为“生平第一妙迹”。
《神策军碑》是歌颂皇帝的军功作品,因为碑文被损毁,所以没有能看到柳公权的大作。但是,有后人进行了临摹拓写,原本为上下两册,不幸的是下册已经失传。《神策军碑》书籍版原来被南宋时期贾似道藏在家中,后来书籍归为翰林院。《神策军碑》书籍可谓是历经波折,直到1965年,中央才花了很高的价钱从香港收购回来,收藏于国家图书馆。被收藏回来的这本书籍,是宋代人临摹拓写的,世间只有这一部,所以越发弥足珍贵。这本书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不仅可以欣赏柳公权书法技巧,同时也可从中了解它弥足珍贵的文献,具有史料研究价值。
这部作品也是柳公权的楷体作品,柳公权融入了魏晋和唐朝初年的楷书书写技巧,在写作上,字体苍劲而有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每一个字体都有不同的变法,极富动感之态。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是唐代人,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在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等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
柳公权作品欣赏
柳公权出生于公元778年,卒于公元865年,共享年88岁,是陕西铜川人。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柳子温曾经担任刺史一职,哥哥柳公绰是唐代朝廷有名的官员。官宦之家出生的柳公权受到家庭的熏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分,十二岁的时候柳公权就能作诗写赋。柳公权二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以此入朝为官成为校书郎。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