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的故事(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唐太宗论隋炀帝 唐太宗论隋炀帝讲的是有一天唐太宗想起了自己最近读过的关于隋炀帝的书,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于是就对着身边的人问出来自己的问题,毕竟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身为一代贤君,要广听四方意 ...

唐太宗论隋炀帝

唐太宗论隋炀帝讲的是有一天唐太宗想起了自己最近读过的关于隋炀帝的书,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于是就对着身边的人问出来自己的问题,毕竟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身为一代贤君,要广听四方意见。

唐太宗像

唐太宗像

这样想的,唐太宗便对自己身边的陪侍说道:“我这两天有读隋炀帝的书,在没读之前我觉得他的文章一定是武断的,通篇的胡言乱语,本打算就是用来消遣时间的。但是在我了几篇之后,就打消了这样的念头。隋炀帝的文章并不像他的为人处世那样刚愎自负,相反,通过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所写所言都是经过了一系类的深思熟虑之后才落笔的,里面的用词,阐述的道理,对为君之道的看法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这让我感到非常的迷惑,为什么这样一个有想法的人,懂得尧舜的为君之道的人,会做出一系列与之相悖的行为,大兴土木等等,最后还落了个暴君的名号?”

他身边有名的贤臣魏征听到了他的这番话后,回答道:“每个君主在位期间,都想要做一个贤明的人,被百姓所称颂,但是要想当好一个明君却并不简单。首先要能够虚心的接受别人的建议,大臣也好,身边的人也罢,只要是有用的,正确的都应该采纳,这样才能使那些有智慧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你效力。隋炀帝并没有这么做,相反他仗着自己是皇上,不听大臣劝谏,反而自大狂妄,满嘴的仁义道德,却干着鱼肉百姓的勾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显然隋炀帝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就是他落了个暴君的名号,同时还葬送了隋朝的原因。”

唐太宗论弓矢

“唐太宗论弓矢”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其中有关唐太宗的部分是司马光记录下的有关唐太宗的治国理论和历史故事。本文通过唐太宗与臣子讨论弓箭的好坏,以表明自己即使作为帝王,也不能看到了解国家的每一件事情,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唐太宗图片

唐太宗图片

一日,唐太宗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璃说:“我年少的时候喜欢射箭,有很多的弓箭,收集了天下最好的弓箭拿来狩猎。后来我将我收集的弓箭给制弓箭的师傅们看,制弓师傅却说我收集的都不是好弓,我问他为何?师傅说,一把好弓,木心要直,射出的弓箭才会直,如果木心不直,射出的弓箭怎么会直?至此我才明白,我再熟悉弓箭,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治理国家也是这样,我虽然是皇帝,可是并不能细致入微的去了解百姓的需求,去了解边关军队的需求,更不可能知道这天底下的每一件事情!”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