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秋夕原文赏析(3)
西江怀古杜牧
《西江怀古》是杜牧的一首怀古诗,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时常登高望远,为什么一些怀古的诗歌常常伴着浓浓的惆怅,就仿佛凭吊历史必然会导致愁绪,必然会心生幽怨,有淡淡的哀愁蕴含其中。
西江怀古 杜牧
也许是因为人们在登高的时候感受到山川的悠长,宇宙的广阔,反观自己有时那样的渺小,让人们从心底对先烈,对历史的创造人物产生尊敬,缅怀他们的往事,我们感叹时光的无情流逝,我们伤心历史的不断转变,王朝的更替,总有牺牲者。我们感叹自己力量的渺小,无能为力,我们在时间和空间面前失落,孤独。
诗人在登高时往往是感情最强烈的时候,他们以登上山顶,看到祖国的山河曾经是多么的满目疮痍,而明天又不知道如何发展建设,又担心错误的统治会让悲剧重演,心中便愈加悲凉。
诗中的曹操想要用口袋装沙子来垄断长江的水流,苻坚自称投鞭可以断流的故事荒唐可笑,但如今这些人都已不在,纵使过去的他们如何辉煌,如何统领天下,但现在都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大自然的一部分静静的躺着,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一段段不朽的佳话。
人永远是渺小的,我们没有山川的广袤,没有大海的包容,没有宇宙的浩远,永远只是尘世间的匆匆过客,诗人不同于常人就在于他较早的认识到这点,他们习惯于思考常人不愿意想的种种,诗人会更悲伤些。
所以杜牧在《西江怀古》中描述场景的浩大和人类的渺小时候,这份悲伤之情愈加浓厚,让人们心中也不禁蒙生起忧国忧民的情思。
杜牧清明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这一天正赶上清明时节,杜牧在路上走的时候,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都知道清明时节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
杜牧 清明
第一句就用的特别妙,“纷纷”二字形象生动的点出这清明的雨绝不是大雨,是细雨,是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它不同于夏日倾盘而下的暴雨,不同于淅淅沥沥冷瑟的秋雨,这雨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世间每一寸土地上。诗人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将春雨那种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句小有转折,借游人对雨的不理解,通过游客一遇到下雨就慌了阵脚来说明当时人们的心境不是很成熟,或许和时代有关,或许是这景致有些太过凄冷,“路上行人欲断魂”多半是指那些隐藏在人们心中的惆怅失意被这突如其来的处于激发出来,人们在雨中释放者负面情绪,将春雨当作发泄的对象。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