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移居描绘了什么事情
移居陶渊明
《移居二首》是出自陶渊明之手的组诗作品,共有两首。《移居》是写于陶渊明从园田居搬迁到南村居住不久后所创作的,这两首诗虽然都写的是关于陶渊明于南村邻居交往时的乐事,但是每首诗都自己的内容侧重点。整组诗歌都是以温暖喜悦为基调的。
陶渊明像
《移居》其一主要讲述的是陶渊明的新住所虽然比较破旧矮小,但是南村有很多心地善良的人,因此能够以跟他们一起度日聊天为乐。诗歌一开始,陶渊明先讲明了他移居的原因,搬家并不是因为风水等迷信,而是因为南村的百姓都非常质朴好相处,并说明移居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之举,而是经过考虑之后决定的。诗歌的后半部分则描写了陶渊明在南村的生活情况,虽然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怎么好,甚至可以说比较简陋,但是他的精神生活相当丰富,每天与邻人谈古论今使他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移居》的第二首主要讲述的是移居之后,陶渊明与邻居相处融洽,繁忙的时候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计,努力耕作,闲下来时互相串门来往,一起谈笑。在这首诗中,陶渊明描绘了他登高、作诗、喝酒的悠闲舒适生活,从那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想要传达的自己做事,丰衣足食这个朴实的道理。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移居二首》并没有一丝一毫他作为士大夫所有的骄傲与矜持,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生活与快乐,作品充满着打动人心的温暖与欢乐。
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作为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历史上有很多的关于他故事,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然是一则美谈,还有白衣送酒、葛巾漉酒、颜公付酒钱等世人熟知的故事流传至今。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出自《晋书陶潜传》,故事主要发生在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时期。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渊明为了家中的生计,前往距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就在这年的冬天,陶渊明在彭泽县上任八十一天时,恰逢浔阳郡的督邮前来彭泽县巡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是个名叫刘云的人,他凶残狠厉的为人以及贪婪的个性在附近非常有名,每年两次都以巡视为借口向各县索要贿赂,如果不给贿赂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那个人,因此,他每次巡视完毕后都是满载而归的。
这次前来彭泽巡视的督邮是个非常傲慢又庸俗的人,他一到达彭泽的旅馆,就命县吏叫县令去见他。陶渊明虽然相当瞧不起那些贪图富贵、狐假虎威的人,但是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就立马动身去了。没想到的是却被县吏阻拦,而且还被告知参见督邮需要身穿官服,并且要束上大带,不然是失礼的表现,会被督邮趁机大做文章的。这下子,陶渊明再也不能忍受了,长叹一声后说自己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小人献殷勤呢。
说完之后,陶渊明就取出自己的官印,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彭泽,而彭泽县令这个官职陶渊明只做了短短八十多天。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过得十分的自由自在与悠闲。细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我们可以看到诗中有田园、美景与薄酒,这便是他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悠闲自得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陶渊明
陶渊明,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创作了大量的田园作品诗。这些作品的源泉均来自于他安适闲逸的隐居生活和追求淳朴自在的人生态度。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