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论社鼠的典故 讽喻朝廷中的奸佞小人(4)
晏子画像
他曾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恳请治国,体恤农民,在齐国有很高的威望。虽然身居高官,但他的一生过的非常简朴,不谋私利,廉洁奉公,在他的父亲去世时,就大胆突破旧的礼节,从简了事。即使做了相大夫,依旧过着清苦的生活。少食肉类事物,穿着简朴,就连他的家人也是这样。邻居们对他的形容就是:“食不足,肉不给”。他还常常节省生活用品的开销,把省下来的钱或者粮食拿出来救济贫穷的人。他不仅吃饭节俭,在穿戴方面依旧不讲究奢华。他一身布衣,就连一件御寒的皮袄也足足穿了30余年。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家人穿着也是朴素简便,从来不穿丝帛材料制成的衣服。其次居住环境也是简陋,居住的还是祖先留下里的房子,房子周边仅靠市场,环境杂乱。当初景公想要给他换个房子住,也被拒绝了。
晏子曾在临终前,叮嘱他的家人办丧事要一切从简。后来他去世后人们根据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他的故宅,后人称那里为“清节里”。从晏子一生的简朴和节俭的行为实际很好的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张明镜。
晏子对齐侯问
“晏子对齐侯问”是来自《左传》,是由左丘明写的编年体事件,在这一小节里,晏子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区别。君臣之间应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意见。关于具体内容让我们细细品读。
午马扮演的晏子剧照
景公打猎回来,晏子在驻地等待景公回来,梁丘据也驾驶着马车前来。景公说道;“只有梁丘据和我相同啊!”晏子:“梁丘据不过是相同罢了,怎么能说协呢?”景公又问道:“和协与相同有什么区别吗?”晏子:“当然有差别,和协就像是做肉羹一样,要用水、火、醋、酱、梅来调和鱼和肉,经过火柴煮。再由厨师进行调味,让味道恰到好处。君主吃了这样的肉羹就可以平和心性。君主和臣子的关系就如同这般。君主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的,臣子之处不可以的,就能使可以的更加完善。反之也是这样,君主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子进言指出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治平和而不违背礼仪,百姓就没有争斗之心。所以就如同《诗·商颂·烈祖》中说的一样:“一碗好的羹汤,五味适中,拿来供君主享用,君臣之间就会和睦没有斗争,用心平气和来稳定朝政。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的,君主认为是这样。他说可以的,君主认为不可以,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下去?因此不应当有相同的道理,就如同这样。
晏子在这里运用抽象的思维讨论了君臣之间的“和”“同”很典型的代表了那时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