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子产坏晋馆垣的故事解析(6)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子产墓 子产墓,顾名思义就是子产的墓地墓碑,子产名叫公孙侨,郑穆公的孙子,他是春秋时期郑国贵族,今天河南新郑人,官职做到了郑国宰相。在他执政的时候实行了很多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为历代人所推 ...

子产墓

子产墓,顾名思义就是子产的墓地墓碑,子产名叫公孙侨,郑穆公的孙子,他是春秋时期郑国贵族,今天河南新郑人,官职做到了郑国宰相。在他执政的时候实行了很多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为历代人所推崇,所以这也是子产墓至今香火不断的原因。

子产墓

子产墓

据记载,子产现存墓高有5米左右,底边周长大约100米。整个墓地都是用红色石块堆成的,下面是方形的,顶端是圆形的。墓门是朝着新郑,也就是当时郑国的都城。意思是不忘记郑国,要看着郑国的发展。墓地东边有子产庙。直到现在每年的春天,周围的百姓都要到子产墓来举行祭祀活动,香火不断。在1987年的时候子产墓被列为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产墓的隧道后面是封着的,但前面却是开着的,这是为什么呢?其意可能是向人们说明里面没有陪葬的珍宝古玩吧,这样也可以避免被历代的盗墓贼盗墓。

大家都知道子产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人物,那么他的墓,虽然只剩下了墙基,但能一直保存到今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到了现在却对这个古人墓地的破坏似乎还是没有停止,据报道,子产墓饱受开山炸石之苦,三面山体都被挖成了绝壁。那么谁又能知道这个墓地还能保存多久呢?从春秋时期保留下来的是多么弥足珍贵啊,然而我们今天的人却不知道保护珍稀,反而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了这个承载了中国文化,古代改革信息的瑰宝。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是一篇文章,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是人名,他姓姬,郑氏名侨,据说是郑穆公的孙子。乡校指的是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古代乡里人娱乐商量事情的地方,不毁乡校就是不愿意不同意毁掉乡校。包涵着集体主义公共关系思想。

子产像

子产像

故事是这样的,子产同乡里的人参加聚会,议论公共设施的好坏,郑国大夫对他说:拆掉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不能毁掉,人们干完活回来在这里聚下,商量一些事情是很好的事情啊,为什么要拆掉呢。不能因为统治者喜欢什么我们就推行什么,统治者作威作福是不能长久的,也不会从根本上阻止老百姓的议论,百姓敢怒不敢言危害更大。接下来他用了一连串的生动比喻来比喻民主存在的好处,比如要防止人们的议论就好比堵住河水一样危害很大,等到河水决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还不如开个下口慢慢对它进行疏导。这样做对国家的危害很大,如果不毁掉乡校,让人们都参与议政,郑国就有希望了,将来就可以成就大事了,受利的不光是我们这些百姓,这样是利大于弊的。就连孔子也称赞子产说的非常有道理。

其实子产建议的乡校制度很像古代希腊的那种比较民主的政治制度,让普通民众都能在劳作完后集体议论政治得失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虽然在那个时候在那个传统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有些不太可能,但我们从子产身上看到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思维,如果真能让普通百姓参与到国家政治中去,那么国家确实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