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解密大文豪苏轼与佛印之间的关系(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梅花苏轼 苏轼在被贬后,收敛锋芒,转变了作诗的风格,经常通过借物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 苏轼赏梅画像 《西江月·梅花》就是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背景是苏轼的侍妾王朝云去 ...

梅花苏轼

苏轼在被贬后,收敛锋芒,转变了作诗的风格,经常通过借物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

苏轼赏梅画像

苏轼赏梅画像

《西江月·梅花》就是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背景是苏轼的侍妾王朝云去世后,有感而发,借梅花来哀悼自己的红颜知己。

王朝云,自小家境贫寒,沦落到歌舞班,因为天生丽质、聪颖灵慧,在苏轼被贬杭州为通判时,被王朝云吸引了眼光,执意娶她为妾。王朝云也被风流潇洒的苏轼吸引。

苏轼对待姬妾的态度十分轻贱,将她们作为自己的私有物,甚至将她们赠送给别人,但是苏轼始终对待王朝云却是不同的,他将王朝云视为自己的知己,最了解自己的人。在苏轼得罪当朝权贵,几度被贬后,王朝云仍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在他左右,苏轼对王朝云因此也十分看重。

但是当时阶级矛盾十分突出,虽然王朝云被视为最了解苏轼的人,但苏轼始终没有勇气与世俗抗争,在陪伴苏轼生活了二十多年,留下一子去世后,仍以姬妾的身份下葬。

在《西江月·梅花》中,苏轼描述“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赞美王朝云独特的风情幽致,又通过“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来感谢王朝云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互为知己的情谊。随着王朝云的去世,也带走了苏轼暮年的爱情。

采桑子苏轼

《采桑子》是苏轼述职过程中的即兴之作,苏轼调职去往密州任知州的过程中,与好友巨源、王正仲在甘露寺重逢,不禁兴致盎然。

多景楼画像

多景楼画像

虽然《采桑子》是苏轼即兴的作品,不尽完美,但却也将苏轼的文学素养和功底展现的淋漓尽致,因为是与好友相遇,词牌名为《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此时,苏轼恰逢政治上的变动,因为反对新法,被贬谪,诗人本就多愁善感,偏苏轼晚年多病,置身于多晶楼上,好友意外他乡重逢,一下就牵动了苏轼的内心,让他有感而发。在孙巨源的劝说下,苏轼提笔写下了这首《采桑子》。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