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吴敬梓晚年自称为什么(6)
读过《儒林外史》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对清代著名小说家,安徽才子吴敬梓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吴敬梓以犀利讽刺的笔法写尽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昏聩与官场的人生百态,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吴敬梓作品
说到吴敬梓的风格,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近代史上另一位以“文化刺客”著称的文学巨匠,事实上,那位大文豪亦对吴敬梓的作品赞誉有加,认为其创作“秉持公心,指擿时弊”。这位人所共知的近代文学巨匠,便是有“国魂”之称的鲁迅先生。数百年后,鲁迅小说横空出世,其多部著作中贯穿的现实主义精神与犀利批判的锋芒,毫无疑问是从先辈吴敬梓的思想和艺术理念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据说《儒林外史》创作期间,适逢吴敬梓人生低谷,父亲亡故后家境日渐艰难,很多时候甚至柴米都难以为继,不得不以卖文卖书、典当家私为生。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年少成名的才子忽然对人生境遇及官场仕途有了一番全新的理解,因此,后世一致认为,若无成年后的坎坷经历和对清代科举制度的深度剖析,原本出身宦官世家的吴敬梓断不会倾尽毕生心血写成这样一部满含辛辣讽刺意味的《儒林外史》小说,独树一帜的吴敬梓的风格,亦不会给后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及深远的影响。
吴敬梓字
清代著名的讽刺文学家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为安徽全椒县人士。全椒吴敬梓纪念馆介绍中称“吴敬梓字敏轩”,并且现存于世的吴敬梓手写《兰亭叙》文稿中,还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字样清晰可见,乃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吴敬梓像
吴敬梓字敏轩。作为清代安徽第一文豪,吴敬梓的故事在全椒当地,可谓家喻户晓。
原本出身官宦世家的吴敬梓天资颖聪颖,家学渊源,文章过目即能背诵,自幼便被父亲寄予厚望。相传吴敬梓除了精心研读儒学百家、经史典籍外,还广泛涉猎稗官野史、诗词曲赋,因此小小年纪便学识渊博,行文作诗能一蹴而就,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可惜吴敬梓成年后,吴家家道中落,他本人屡次科举落地,深感功名无望,加之吴父过世后,族中亲友对族产虎视眈眈,更令他亲身体会到世态炎凉,饱尝人情冷暖,索性放弃了科举之途,离家搬迁至南京,后半生专心于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创作,安心充当起他的“秦淮寓客”来。
这一时期的吴敬梓经济上已陷入窘境,时常需要靠卖书卖文为生,然而他依旧不改交游广阔之习性,因此平日里还是与诸多文人雅士相互来往,品评书画,饮酒作诗,更为了带头修缮祖祠一事,不惜卖掉了最后的祖产——全椒老屋,因此在族人中留下了一句“不善治生,生性豪迈”的评价。由此不难想象,至五十四岁寿终之时,昔日远近闻名的全椒才子,生活上早已清贫到家徒四壁的地步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