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全诗评鉴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字升之,汉族人,初唐四杰之一。与杨炯,王勃,骆宾王齐名。卢照邻在骈文和诗歌上面尤其在行,其文风老练简洁,总是能出其不意的打动人心。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就能很明显的体现出卢照邻的文风。他将节日气氛与心中所想结合,烘托出 ...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字升之,汉族人,初唐四杰之一。与杨炯,王勃,骆宾王齐名。卢照邻在骈文和诗歌上面尤其在行,其文风老练简洁,总是能出其不意的打动人心。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就能很明显的体现出卢照邻的文风。他将节日气氛与心中所想结合,烘托出了元宵节欢快明亮的节奏,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尤其是“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这两句诗更是把元宵节的欢快团圆的气氛烘托到极致。

卢照邻画像

卢照邻画像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就是描述的春节后的景象,在传统的春节假期中,人们忙着拜年,走亲访友,虽然有新衣穿,有佳肴在口,但是春节的娱乐项目比较少,大多数的百姓都是在家欢度。而这之后的元宵节便是孩子们出来玩耍的好时机,孩子们拖上大人与他们一起游园参与各项活动,把春节的气氛推向高潮。缤纷绚丽的元宵灯火像繁星一样洒落人间,照耀着无数的家庭。远处的高楼好像天空的明月,更有寻常百姓家的美丽姑娘为节日填满欢声笑语。这首描绘元宵的古诗把世人带回了初唐,元宵节异常热闹。在宋代之后,人们更是对元宵佳节喜爱有加,元宵节不仅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也是更多的青年男女相识交友的日子,欢声笑语,才子佳人,好不热闹。

卢照邻的诗句朗朗上口,诗句明朗,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人对节日的向往和喜爱。

卢照邻名句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是初唐杰出的的诗人,世称“王杨卢骆”初唐四杰,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

1.jpg

卢照邻画像

卢照邻出身名门,曾经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但是随后的政治道路上却是不甚坎坷,最终在届满去官后,感染疾病,随后逝世。但是卢照邻的诗歌在今天看来是绝佳的名句,卢照邻擅长诗歌和四六文,在四言和六言的绝句屡创佳作,被后人所传颂。卢照邻在四十岁后,因为身体抱恙,去官后就搬到了龙门山,但是最终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投水而死。

卢照邻的诗,以歌行体最为擅长,卢照邻的七言古诗《长安古意》就与骆宾王的《帝京篇》齐名,都是在初唐时期很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传颂到现在的文学经典,其中便有不少卢照邻名句。卢照邻的诗多是描绘京城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揭露了权贵阶层骄奢的生活以及小人物的挣扎心理,描绘了作为普通人的众生对这样金光闪耀的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之情,但是在诗句之间也流露出了自己政治道路坎坷,怀才不遇,遇人不淑的悲凉情景。卢照邻名句中最著名的便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卢照邻名句传唱度极高,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在今朝,这样的佳句还值得世人的学习和赞叹。

卢照邻名句朗朗上口,不少佳句广为传颂。卢照邻的诗对初唐时期的古诗和文风有较大的影响,他的诗多是简朴但发人深省。卢照邻名句满天下,也是世人常常学习的文学名家。

雨雪曲卢照邻

卢照邻,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字升之,幽州人。卢照邻在初唐时期文风老练,擅长诗歌体,做的诗脍炙人口,传颂至今。卢照邻一生用跌宕起伏形容为之不过,卢照邻自幼喜爱看书,并且对书和诗词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便有了与王勃,骆宾王,杨炯齐名的称号。

卢照邻画像

卢照邻画像

卢照邻虽然博学多才,但是政治仕途坎坷,多次遭人陷害,一生疾苦,中年后更是感染风疾,也是现在所说的风湿病,后来隐居太白山炼丹药,至此手足皆残,最后投水而死。但是卢照邻的诗揭示了社会的百态,他在描写环境的同时可以把自己所想表述进去。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