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公孙策与包拯的关系怎么样(4)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再来说说他的尚书省右司郎中的年薪。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每年有35贯的基本工资,没有补贴,布匹也是每年发两次,分别各发3匹绫和13匹的绢。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他只能从这个职位或者上面一个职位中选择一个来领取 ...

再来说说他的尚书省右司郎中的年薪。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每年有35贯的基本工资,没有补贴,布匹也是每年发两次,分别各发3匹绫和13匹的绢。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他只能从这个职位或者上面一个职位中选择一个来领取工资,因此,这个收入基本都是为零的。

最后来看看权知开封府事的收入。这个官职作为包拯的正式职位,他可以每个月领到30石的月粮,20捆的柴禾、40捆的甘草,另外还有1500贯的钱。

包拯名言

包拯一生为官,但是他的为人清廉正直,刚正不阿,为百姓们打抱不平,不为任何利益所迷惑,还是能坚持自己的内心想法。在他当官的时候,虽然官位很高,但是他的生活起居却跟普通人一样,这也能说明他的质朴、纯真的特点。

包拯画像

包拯画像

包拯在端州当官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叫做《书端州郡斋壁》的诗,诗中的内容也正是他为官的写照,也是他的名言。原诗的大致的主要内容说一下:清除自己的私心是办事情的根本,讲究正确的道德是立身的宗旨和计谋。优秀的树干最终能够称为好栋梁,精良的刚才是不会弯曲的。仓库存满粮食,这会使得偷吃公粮的鼠雀感到十分高兴,没有了杂草会使得常肯草的兔狐感觉到忧愁。牢牢记住先人们留下来的立身处世的教训,绝不能让后人想到我的时候感觉到羞愧。虽然这首诗在艺术上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但是不论怎么说,它在人们思想的方面还是有我们所学习的地方。

这首诗主要是包拯来表明自己志向的作品,很显然,他也做到了自己所规定的要求。包拯在端州任职知州,端州出产有名的砚台,之前许多官吏权贵趁着进贡的期间来敛取砚台,虽然砚台的产量大,但是通过他们这么一弄百姓的负担加重了。因此等到包拯当了知州,就下令要求制造砚台的数量只要满足进贡就好,而他在任职的期间没有拿一方砚台。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