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皇后大小周后姐妹花大揭秘(3)
李煜的儿子
根据相关史书记载,李煜共有两个儿子,都为李煜与大周后周娥皇所生。长子名为李仲寓,次子名为李仲宣。李仲寓生于公元958年,卒于公元996年,享年38岁。因李仲寓是李煜嫡长子,公元961年,李煜决定立李仲寓为皇子,李仲寓时年4岁。
李仲宣剧照
公元964年,母亲周娥皇去世,年仅7岁的李仲寓和父亲李煜在一起生活。公元975年,李仲寓18岁,北宋朝廷消灭了南唐,李仲寓和父亲李煜成为了亡国人士。南唐灭亡的第二年,北宋朝廷封任李仲寓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宋太祖亲政后,李仲寓被任命为郢州刺史。李仲寓治理郢州时,用宽简的政策,将郢州治理的井井有条,郢州民风淳朴,治安良好,郢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公元996年,李仲寓时年38岁,在郢州去世。李仲寓的儿子李正言爱好读书学习,但是小小年纪就夭折了。这件事情带给了李仲寓很大的打击,不久之后,李仲寓便去世了。当时,江南一带的百姓们听到李仲寓去世的消息,大多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又听说,李仲寓唯一的儿子也去世后,南唐的遗民们都为李仲寓感到难过和悲哀。
李仲宣是李煜和周娥皇的次子。李仲宣生于公元961年,卒于公元964年,享年4岁。李仲宣敏而好学,深得父母喜爱。李仲宣在佛堂玩乐时,一只猫将烛台打翻,惊吓了李仲宣,随后,李仲宣惊卒而亡,后来追封为岐王。
采桑子 李煜
刘禹锡曾写到:“自古悲秋多寂寥”,对于文人骚客来说,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很多伤感名篇都是根据秋景而作,李煜《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就是一首怨秋词。词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道出了秋天悲凉伤感的氛围,并且表达了词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李煜剧照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全词内容为:“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这首词是李煜在登高望秋景时写的作品。他看着万物呈现出一片苍凉萧条的景象,李煜内心很是感触。宋太祖封任李煜的七弟李从善担任泰宁节度使一职,并让李从善留在京师任职。期间,李煜曾请求宋太祖让李从善回到南唐,但是宋太祖没有答应李煜的请求。公元973年,李煜登上高楼眺望,不禁想念弟弟李从善,便为他作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通过描述秋天萧条的景象,来暗示词人悲凉伤感的心情。其中,词人用了“轱辘”、“井”和“梧桐”三个意象来暗示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古代写诗作词意象中,轱辘代表了女子思念爱人的意思。轱辘的转动一圈又一圈,象征着思念缠绵悱恻。下阕中,抒发了词人无奈的心境,表达了词人思念弟弟到了极点。但是,词人却不得不接受弟弟无法回来的消息,其中透露出词人悲凉伤感的心境。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