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人曾巩是哪个朝代的人(3)
曾巩简介
曾巩出生在一个世代都是学者的家庭中,祖父曾经做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亲是太常博士,受家中长辈影响,曾巩耳濡目染从小就能够读书写字。而且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十二岁时,曾巩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
曾巩画像
曾巩18岁时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与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曾巩20岁入太学,此后曾巩和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之后曾巩任太平周司法参军。后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整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等大量古籍,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反冤狱、维护治安,深受群众拥戴。1080年,曾巩受到宋神宗的召见,采纳了他的简介,留任在了京城。朝廷认为曾巩的史学能比得上士大夫,适宜掌管五朝史事。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后来朝廷让他做中书舍人,但是曾巩书自己年纪已经大了,希望朝廷另选贤能。1083年四月,曾巩在江宁府去世,终年65岁。
曾巩读书岩
在今天江西南丰县境内,盱江的东岸,分布着几座错落的山丘。在正对着县城南门的山丘上,有一个天然的岩洞。这个岩洞宽约四米左右,高则是三米到五米不等,岩洞内的岩壁上面光洁、干燥,岩洞里面还有一张石桌,一张石凳,相传这里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读书的地方。
曾巩读书岩
曾巩奉父命回家成亲,成家之后的曾巩就在家中一边耕种,一边读书。但是在乡里读书总是会受到影响,所以为了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曾巩就要县城南门外的山腰上找到了一个岩洞,于是他就在这个岩洞里面摆好了桌案、床榻等东西。安排好了之后,曾巩就把自己的弟弟们都叫来,兄弟几人都在这个岩洞中研习经典。当时乡里的人都把这个岩洞成为是“读书岩”,也就是曾巩读书岩。
公元1057年的时候,曾巩还有两位胞弟曾布、曾牟一同考中进士。一时间兄弟三人名震天下,所以曾巩读书岩也就随之而声名远播。
现在读书岩中还有一座风雨亭,在岩洞的侍婢上还刻了由朱熹亲自写的“书岩”两个字。读书岩的下面还有一汪清泉,边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墨池”二字,这两个字也是朱熹的手迹。读书岩的风景也是秀丽壮观,山上的松柏常青,修竹婀娜,读书岩下,潺潺的盱水向东流,白沙碧水,倒映如画。远远望去军峰山高耸入云,茶园橘海相间,近看九曲回廊,树影婆娑,石径通幽。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