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作品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的节选,是一篇史论。文章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的盛衰过程的分析,推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真道理。借此告诫北宋朝廷切莫贪图安逸,而荒废了国事。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 ...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的节选,是一篇史论。文章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的盛衰过程的分析,推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真道理。借此告诫北宋朝廷切莫贪图安逸,而荒废了国事。

《五代史伶官序传》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北宋年间,朝廷积贫积弱,冗官冗兵现象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一度激化,改革变法迫在眉睫,但是这样会损害大批封建贵族的既得利益,难免得罪权贵,只是若不改革,北宋朝廷堪危。欧阳修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文章通过五代时期,南唐由盛转衰的原因,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说明国家的兴衰不由天命,更看重的是“人事”,帝王勤勉,官员勤政,百姓安定和谐,则国家之兴旺,君主安逸,官员贪污,百姓民不聊生。欧阳修想借此告诫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千万不能贪图安逸,力戒骄奢淫逸。

文章开头就写“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一语点破了朝代的兴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之后便从“人事”下手,叙述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具体史实为证,采用对比的手法,强烈感人,先赞其盛世之时的意气风发,又感叹其衰亡之时的颓败,兴与亡,盛与衰的对照,史论结合,成为历史传颂的佳作。

欧阳修上疏说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欧阳修像

欧阳修像

这是一段文言文,是高中三年级的一道历史题目,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影响了政府的管理。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院学士,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了北宋新一代文风。

上面这段话是说,欧阳修上书给皇上说:“京城近来有印出来的文集二十卷,名叫《宋文》,里边的内容多数是讨论当下的政治所言,细细的揣摩了其语言,实在不能流传于世,而印刷这本书的人,不知兹事体大,现在害怕这本书中的语言流传越来越广,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是大大的不便,今后有不经过官府明令,私自印刷文集的人,不准流传于世。

欧阳修处在宋朝,也是一个思想大融合的年代,经过唐的洗礼,宋朝在沿袭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唐朝出现雕版印刷,宋朝时期就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期,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那个思想文化活跃的年代,无可厚非成为文化传播最好的载体,对于政治的不同看法,广传于世,不利于政权的稳定,这也是欧阳修上疏的原因。

欧阳修简介

说到欧阳修简介,很多人对他的《醉翁亭记》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关于他坎坷的一生,了解的不多。欧阳修别名醉翁,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年纪已经很大了。

欧阳修雕像

欧阳修雕像

于是他的成长几乎都是母亲一个人陪伴的,幸运的是还有个亲戚可以依靠一下,即便不是很富裕,但基本的生活还是可以维持下来。因为从小家庭就是比较贫穷,所以欧阳修很努力也很勤奋,加上母亲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欧阳修从小就喜欢广泛读书,十分刻苦加上天生的聪明才智,从小作的文章就比其他人强很多。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