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理学家朱熹书法写得怎么样(4)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朱熹一直认为为人要以“勤、谨”二字着眼,讲究“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为根本,做人治学都要勤奋刻苦,敦厚忠信,见善思齐。这种教育理念很具有现实意义。 朱熹理气论 程朱理学,是中国宋朝时期程颢、程颐、朱 ...

朱熹一直认为为人要以“勤、谨”二字着眼,讲究“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为根本,做人治学都要勤奋刻苦,敦厚忠信,见善思齐。这种教育理念很具有现实意义。

朱熹理气论

程朱理学,是中国宋朝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的儒学流派。“理学”在中国古代又称为义理学,起源于北宋,盛传于南宋、元朝和明朝,清朝中叶以后渐渐地没落,在原有的儒学思想上,大量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儒学,也是古代早期的哲学思想。

朱熹画像

南宋朱熹画像

朱熹的“理气论”的核心范畴是“理”,或者称为“道”或“太极”,从中可以看出他充分利用了道家的思想。理是万物之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太极”包括了万事万物之理,万物就可以分别体现整个太极。也就是说人人有理、事事有理,每一个人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仅次于理的又一哲学范畴,气相对应理来讲,理是抽象的,而气是有固定形态的,有情、有形、有状,有迹可循,从而铸成万物,它具有凝聚和可改造、创作的特性,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统一的产物。第二个方面,理、气是有主次之分的,理为先,气在后,理具有第一性,气则属第二性。

朱熹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认为天理就是万物的本源。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儒家“仁”的学说,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有了“仁”,也就有了义、礼、智、信,这就是天理的反应。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初期都被奉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也对后来的陆王心学有深刻的影响。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