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伊阙之战 以少胜多的成名之战(3)
白起
原本战局是处于僵持的,如果秦国当时没有采取行动的话,最后伊阙之战结果可能会被改写,秦国将不会胜利。在两军僵持许久后,秦昭王接受了丞相魏冉的推荐,让白起接替了向寿担任主将的位置。由于两军兵力悬殊,秦国的兵力不足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但是凭借这伊阙地势险要,所以两军仍在僵持。白起担任主帅后,眺望韩魏两军,并且发现两军位置驻扎的并不紧密,后听情报兵消息说韩魏两军主帅并不和睦,想各自保存实力。于是白起想到了避实就虚、各个击破的策略。
在战斗开始的时候,白起使用疑兵之计,只布置了少量的士兵同韩国军队对阵,还摆出想要进攻韩军的架势,让敌人误以为这是秦军主力的进军方向,借此牵制韩军。而真正的主力却被白起绕道带往韩魏等联军的后方,然后攻其不备,魏军因为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一会儿魏国就遭受惨败。韩军知道梦盟友被击溃也就迅速准备撤离,不想同秦军交战。没想到的是秦军乘胜追击,想要扩大战果,秦国将韩国军对杀的是片甲不留、尸横无数,还俘虏了魏军的主将公孙喜。
伊阙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在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以多打少不是本事,以少胜多才是最妙的,那么就有人问“伊阙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秦军十二万对阵韩、魏、东周联军二十四万,并且战而胜之,当然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
白起
在兵力悬殊的伊阙之战中,白起能率领秦军打败韩、魏联军,全歼联军二十四万人,并且进一步扩大战果杀死敌军主将犀武,俘虏魏军的主帅公孙喜,最后更是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这一战况或许是对“伊阙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原本秦军和韩、魏联军是处于两军对峙状态。当时韩、魏、东周联军约有二十四万人,而且以魏国将领公孙喜为联军的主帅,而秦军在兵力方面则是远远不及韩、魏等联军,据说只有十二万余人,造成两军对峙的局面还是因为伊阙地势险要,而且韩国和魏国两军主帅不合造成的,如果秦军没有改变,那么伊阙之战将会是以韩、魏、东周联军获胜收尾。
不过秦昭王能任用平民出身的人才,于是便采纳了丞相魏冉的建议,把主帅向寿替换成了原是平民出身的白起。白起知道两军主帅不和,而且两军位置又有着不小的距离,于是便采取了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从而大破韩、魏、东周联军。之后他全歼了联军二十四万人,杀了主将犀武,俘虏了魏军主帅公孙喜。白起还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的时候,起兵度过黄河,还夺取了自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