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王昌龄最擅长的是哪种文体(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相信大家从小就已经学习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了,这首诗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诗仙李白创作的。而李白之所以会创作这一首诗,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好友王昌龄送行。 《闻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相信大家从小就已经学习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了,这首诗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诗仙李白创作的。而李白之所以会创作这一首诗,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好友王昌龄送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画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画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原文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而全诗译文则是:“在杨花已经落尽,子规正在啼叫的时节,我听到了你正路过五溪这一个地方。我将自己的忧愁与苦闷的心情寄托给天上的明月,希望我的心情能够随着风,伴随着你一起去到夜郎以西。”

在唐朝天宝年间,王昌龄因为政治事件,被贬为县尉,而任职的地方就是龙标县。在我国古代,都是以左为尊。而王昌龄是被贬,所以称之为左迁。

在我国唐朝时期,有很多著名的诗人,而李白与王昌龄得到成就十分的高。李白除了被人们称为“诗仙”之外,还与王昌龄一起被清朝沈德潜誉为唐朝七言绝句诗人当中成就最高的两人。所以,王昌龄与李白之间的友谊十分的深厚。

当李白听说了王昌龄被贬为龙标知县之后,心中感到很难过,但是自己却有没有办法与王昌龄一起借酒浇愁,只能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好友的遭遇而感到很悲伤,并且祝愿好友王昌龄可以在上任途中,一路平安。

王昌龄送别诗

对于王昌龄这一个诗人,相信大家都是给王昌龄扣上一顶边塞诗人的帽子。因为王昌龄所写下的诗词,基本上都是边塞诗,而且这些边塞诗都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王昌龄也写下了不少的送别诗,同样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王昌龄画像

王昌龄画像

王昌龄一生所写的诗词,被后人流传下来的一共只有一百八十多首。其中多为边塞诗,但是也有将近五十首诗送别诗。由此可以看出,王昌龄送别诗也有很多,并且质量也很好。

王昌龄送别诗有很多的特点,其中就包括感情十分质朴,不掺杂矫揉造作,没有敷衍呻吟。在王昌龄的送别诗当中,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的,便是《送窦七》。“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这是《送窦七》的全文,前两句描写环境,利用环境的深幽,将为情感的抒发做铺垫。后两句直接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毫无保留的表达了自己与窦七的不舍之情。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字里行间都表露出王昌龄对窦七的离情别意。

此外,在王昌龄的送别诗当中,还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借送别表明自己的志向。在《芙蓉楼送辛浙》这首送别诗当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便表明了王昌龄自己想要保持如玉壶般清洁高尚的品格,拥有光明磊落的道德操守以及朋友之间坦荡的相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