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介绍(3)
据明末史料记载,夏完淳虽是未及弱冠的少年,然而却有着超越年龄的老成持重。在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他始终与父亲及恩师陈子龙一同并肩作战,多次直面生死亦毫无惧色,因而每当众将谈起夏完淳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往往忽视他的年龄,同声感慨一句“真男儿也”。
永历元年春天,适逢夏允彝辞世不久,夏完淳强忍悲痛,与陈子龙一同带领起义军在浙东与清兵交战,然而因为叛徒出卖,兵败被俘。在被押解至南京受审的半途中,陈子龙自杀殉国。
面对汉奸洪承畴的劝降,夏完淳不为所动,大声斥责洪承畴甘为清廷鹰犬,卖国求荣。洪承畴劝降不成,恼羞成怒,决定将夏完淳与其余四十二名抗清义士一同处死。
几天后,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怀着一腔爱国热忱,在南京西市慷慨就义。
夏完淳父子墓
夏完淳父子墓,是指明末抗清英雄夏允彝与其子夏完淳合葬之所在。据悉,夏完淳父子墓始建于清朝初年,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地处北边开阔地带的田野中,是一座保存得相当完好的中国民族英雄墓葬。
夏完淳父子墓图
据明末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英勇就义后,其生前好友杜登春、沈羽霄等人悲痛之余,私下出资为其收殓遗体,并将他归葬于松江昆冈乡荡湾村夏允彝墓旁,让他父子二人相伴长眠于此。时光匆匆流逝,夏完淳父子墓几经后人翻修,这才有了一定的规模。
今存的夏完淳父子墓外观呈半月形,墓碑总高度约两米,面宽近三十米,占地两亩有余,周边青山环绕,环境十分清幽。
1956年,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夏完淳父子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委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重视。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管辖后,夏完淳父子墓再次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出资修葺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并重新立了墓碑,由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笔题写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笔力遒劲,字字有神,体现了陈毅总理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深切敬仰和缅怀之情,此事一度被传为美谈,为当地群众所熟知。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