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的故事有哪些(3)
高攀龙著作
高攀龙著作被称赞为是立朝大节,品格高尚之作,著有《周易易简说》、《二程书录》、《可楼记》、《春秋孔义》、《水居诗稿》、《正蒙释》等作品。高攀龙的著作,文笔流畅,十分素雅。如《可楼记》就是富有感情的半记叙半议论地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之情。
高攀龙著作
《可楼记》是高攀龙的一篇散文的代表著作,通过对比来针对当时社会上那些争取私利却仍然不满足的自私自利的人们,并且表达了自己适中常乐的观点。就像高攀龙在文章中最后说的,有些人极力想要谋求山珍海味,顶多只是享受一餐罢了;有些人极力想要建大厦,顶多就是起居生活罢了。
这篇文章是超出于凡俗的好文章,有描写、有议论、有志趣,并且还蕴含着一些哲理,而这些全部浓缩在一篇只不过四百字的文章中,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极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愧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文章所描写的这一座可楼,虽然只有一丈的大小,但是作者登临其间,四面的山水都收敛眼底,使得让他发出“可矣”的感叹,同时作者还进一步来对“足”与“可”进行申述。因为有所不可就会感到有所不足,但是无所不可,便也就不会感到不满足了,更不会不快乐了。
“可”与“不可”以及“足”与“不足”,都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处理两者的关系,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得失也就不会这么在意了。作者借着小楼的名义,来表达自己的处世的观点,同时也是对世人的一个忠告。
高攀龙墓
高攀龙墓经过多次迁葬,原来是在无锡西郊的璨山的东边,1966年遭到了摧毁,1985年由无锡文化管理委员会将墓地移到了西郊的青山,现在位于青山公园中。1986年,高攀龙墓作为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受到政府的保护。
高攀龙墓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党祸而使得人心畏惧,高攀龙的遗体会安葬在了无锡西郊衡山的山下。明崇祯元年,东林党的冤屈得以平反。皇帝钦点让官员到无锡进行勘定,并且下旨准谕祭葬。1646年,高攀龙的后代将高攀龙墓迁到了璨山的山脚下。
墓地形制宏伟,占地约为五亩。墓前的石坊上刻着“谕茔”二个字。墓道的旁边有三对石兽。后面有一张祭台,在墓的中间葬着高攀龙和他的妻子,他们的左下方是长子高世儒墓,右边是次子高世学墓和三子高世宁墓。坟丘上面雕刻着瑞兽的图案,墓园里面和外面植物遍地。
高攀龙墓在雍正、乾隆以及之后的各朝各代都有过多次修整。在咸丰年间,因为兵灾而使得墓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光绪元年进行了重修。现在的高攀龙墓是在1985年重建的,墓地在青山南麓,就是他父母亲安葬的地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