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安石变法苏轼是怎么想的(3)
少年游苏轼
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苏轼《少年游》书法作品
苏轼的这首词诉的是相思,表达了他对家的思念。苏轼曾经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到了杭州。这是苏轼一段最快乐的时光,从他在这段期间做的词就可以看出来。杭州的秀丽风景,市民还有同僚对他的敬重,还有一些僧人与歌姬对他的敬仰,这些都让苏轼感到了在朝中不曾有的愉快。
还有他后来再娶的妻子以及还在牙牙学语的儿女也让他感到十分的惬意。这对于曾经在朝中为了一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的苏轼来说是一种安慰。所以苏轼对于这样的生活是万分的满意,不是身为官员,有时不能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苏轼有时不得不暂时放下这样的生活去其他地方忙碌。有一次因为要去赈济灾民,苏轼离开了他爱的家近一年,这首词就是写在那个时候的,诉说着自己的思家之情。
从这首词的文学方面来看,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先是用雪和杨花的形状是相似的这一点来产生一种不一样的“对比”,雪和杨花是两个季节的东西,相互之间有一种比喻的感觉,还可以用来表示气候由冷到了暖,时间已经过了很久。用这样的画面来隐喻心中那份对于家的思念。还有就是这首词的构思十分地新颖。从双栖的燕来反衬单栖的人,有对比才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还有词中有一段这样的联想,月亮上面的嫦娥她只爱着那些成双成对的燕,一点也不可怜那些空闺独守之人,在这样的渲染下,使得人思绪万千。
苏轼趣事
苏轼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其文学成就代表了宋朝时期文学的最高峰,这样一个人是非常机智的,也是非常幽默的一个人人,在生活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智慧,苏轼的许多小故事现在还在民间流传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趣事,下面小编就讲一个苏轼赴宴的小故事,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苏轼的机智,也可以看到苏轼的才学。
苏轼画像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去京城参加科考,但是有六个人看不起苏轼,就想戏弄一下苏轼,于是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想要在席间戏耍苏轼。苏轼接到邀约欣然前往,入席之后,一人提议,要行酒令,酒令的内容必须要包含一个历史典故,这样就可以独享一盘菜,其余五个人都大声赞成,于是就开始了。一个人说:“姜子牙钓鱼。”于是端走了鱼;另一个人说:“秦叔宝长安卖马。”于是得意的拿走了马肉;又一个人说:“苏武贝湖牧羊。”第三个人志得意满的拿走了羊肉;第四个人说:“张翼德涿州卖肉。”又将肉拿到了自己面前,最后一个人说:“关云长荆州刮骨。”最后一盘骨头也被他拿走了。六个人幸灾乐祸的看着苏轼,苏轼不慌不忙的说:“秦始皇吞并六国。”于是将六盘菜都拿到了自己面前,六个人目瞪口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