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学家李渔园林美学理念体现在哪里(3)
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之称。李渔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戏剧大师,他在戏剧领域的建树推动了中国古代戏剧历史的发展。通过鉴赏李渔的戏剧作品,便可了解李渔的戏剧理论。李渔的作品因为具备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而被世人熟知。由此可以,通俗易懂的词句是李渔戏剧理论的特色之一。
李渔画像
通过记载得知,李渔在戏剧创作时,编写了十六戏剧创作形式,其中包括“前后八种”和“内外八种”。除此之外,李渔的戏剧理论特色还在于擅长使用宾白。李渔研究戏剧文化之初,便已将研究中心放在了观众互动和舞台效果上。李渔不但继承了明代戏曲的创作形式,而且李渔还创新了戏曲演唱技巧。再加上李渔的戏剧风格鲜明具有特色,所以李渔的戏剧作品一经面世,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十种曲》作为李渔的戏剧代表作品,它的创作特色呈现了李渔的戏剧理论。在《十种曲》中,李渔积极地将宾白运用于其中,如同他主张的“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一样,《十种曲》展现了李渔高超的戏剧创作艺术。老少咸宜是李渔戏剧创作的又一特点,李渔的戏剧作品之所以深受中国乃至日本、欧洲等国家的欢迎,这与李渔的创作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种曲》面世后,国内还曾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
李渔戏剧著作
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奈何天》、《比目鱼》等又被统称为《十种曲》。
李渔作品鉴赏
《十种曲》作为李渔戏剧著作,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李渔来说,《十种曲》的问世,扭转了他前期重视戏曲,轻视戏剧的局面。为了表现出戏剧的演出效果,李渔在戏剧著作中,添加了宾白创作。由此,李渔也成为中国戏剧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宾白,并且善于用宾白的戏剧家。在《十种曲》中,李渔刻画了十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了歌颂爱情的伟大之处,李渔在戏剧著作中加入了浓郁的喜剧色彩。
李渔曾说:“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基于李渔在喜剧创作上的不俗建树,因此李渔也被后人称为“世界喜剧大师。”李渔的喜剧著作通俗易懂,深受时人的推崇。李渔在公元1651年至1668年间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凤求凰》、《风筝误》等戏剧本深受杭州人士的欢迎。等到《笠翁十种曲》问世后,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时至今日,李渔的戏剧作品依然深受世人的欢迎。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