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了何方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
1915年,在陈独秀等人领导下爆发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又被称为思想解放运动,它是新中国进步青年一次伟大的思想探索,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的传播。从意义上来说,新文化运动具有多重进步意义,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具有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先驱
新文化运动局限性之一就表现在新文化运动的矛头上。新文化运动将矛头指向了孔孟之道,陈独秀等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人他们倡导的是三纲五常,自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就被尊崇为统治工具。以三纲五常为例,其中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儒家提出的伦理纲常都是为地主阶级所服务的。
1915年前后,进步青年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纷纷站出来以思想拯救中国。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倡导下,新文化运动将矛头对准孔子。当时新文化运动正处在发展阶段,为了给激进派寻求一个突破口,他们否定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其次,191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登上大总统之位后,极力鼓吹尊孔活动。同年6月,袁世凯亲自发表尊孔令,他妄图通过儒家思想,再次巩固自己的帝位。
进步青年看到袁世凯一系列“尊孔”活动后,便将孔孟之道作为新文化的矛头,号召广大进步青年抵制儒家思想。
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
从新文化运动内容来看,白话文运动也被包含其中。20世纪早期,新文化运动前驱陈独秀在《新青年》批判儒家思想而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胡适虽然反对陈独秀推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但是胡适先生支持白话文运动。
胡适
众所周知的《西游记》、《水浒传》等都是用白话文所写的,在晚清之前,白话文一直未被学者所接受。随着国门被打开,文言文已经不适用人们的交流。在诸多情况之下,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白话文推广的迫切要求。
20世纪20年代前后,胡适和在《新青年》发表了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提到了八点,都与倡导白话文相关。比如其中提到“不讲对仗”、“不模仿古人”等,都是为白话文运动预热。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既得到了陈独秀、鲁迅等人的拥护,又得到林纾为代表的古文学家的批判。1918年1月份,陈独秀和胡适为了让白话文运动深入人心,他们要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刊物都要用白话文陈述自己的观点。
5月份,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部白话文作品《狂人日记》,这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已经取得了新突破。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白话文应对也逐渐深入人心。1919年,白话文运动进入到高潮,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了第一次大会。第二年,教育部下令将各科教科书全部改成为白话文形式。
孔子与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进步思想的运动,它启发了国民意识和民族觉醒。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倒孔行为,它全盘否定了儒家思想。单从孔子与新文化运动来说,新文化运动站在否定角度上,不但否定了孔子也批判了儒家思想。
孔子
新文化运动有四提倡、四反对,其中涉及的内容都与儒家思想有关,比如反对专制、反对迷信、反对旧道德和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者认为,封建专制根本劣根性就在于儒家思想。对统治者来说,他们将千百年的儒家思想作为保护伞,以仁义和道德满足自己的“私欲”。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