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3)
而相比于白居易,同为官场元老的裴度来说,他虽然是浮城避祸,但很少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情感。裴度借酒消愁,在诗文之间,透露着看似闲适的心境,但也有藏不住的笑意和或者是抑制不住的悲愤。从裴度在甘露之变后的诗文看,可以看出他比白居易要厚道的多。
相比于老年人来说,正值青年的李商隐就显得更加的意气风发。年仅二十四岁的李商隐,在甘露之变事发后,就立马作了一首《有感二首》,表达自己的愤愤不平,同时感慨时局。
“甘露之变”后,另一位诗人也是有感而发,他就是杜牧,但他的态度跟李商隐完全是相反的。当时一直在外辗转反侧的杜牧刚刚入京作监察御史,正值李训和郑注气势高涨,杜牧对两人又反感又惧怕。后来他的好友被贬值,让他气愤之极。所以他的态度很李商隐正好相反。
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在这次政变中宦官势力获胜,造成了朝廷中很多重要官员被杀。那么这次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文宗像
唐文宗是由宦官王守澄从十六王宅中被选出来立为皇帝的。文宗的祖先、哥哥都是被宦官所杀,所以为了能够“刷君父之仇耻”,所以文宗更是决定要将宦官除尽。宦官最初是以一种奴隶的身份出现的,但是在唐文宗时期的宦官已经是拥有军权,控制禁军,指挥朝政等朝廷重大事项,实力是非同小可。
而唐文宗是由藩王登基的,只有很少的心腹忠臣,而且也没有掌握军权,所以他要对付宦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点就是执行计划的李训求功急切,急于动手,而所做的准备不足,因此被老谋深算的官宦仇士良看出了破绽,这也是导致甘露之变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将宦官陈弘志和王守澄杀害后,李训和郑注原本是约定由郑注以协助王守澄的葬礼为名,率领数百名精兵,想要在宦官参加葬礼时一网打尽。但因为李训不想让郑注因此领功,所以就让自己亲信出任,暗中招募士卒,还提前行动。因为李训这一急切的行为,而且准备也没有充分,因此失败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甘露之变的失败使宦官的权力更加的大,皇帝更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人物。所以“甘露之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