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苏轼趣事有哪些(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苏轼与陶渊明有什么关系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伟大诗人、辞赋家,因为对官场的不满,辞官而去,归隐山林,他同时兼具儒家和道家的美好修养,是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寄情山水画像 苏轼与陶渊明都是对 ...

苏轼与陶渊明有什么关系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伟大诗人、辞赋家,因为对官场的不满,辞官而去,归隐山林,他同时兼具儒家和道家的美好修养,是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寄情山水画像

陶渊明寄情山水画像

苏轼与陶渊明都是对官场的不满,远离官场,归于自然,但他们两个人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陶渊明的生活的是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的东晋后期,那时,陶渊明虽为官却遭受门阀制度的排挤,无法展现自身的政治抱负,才干也不得发挥,因为他毅然决然,远离尘世,归隐山林。

而苏轼生活的背景开明的多,朝堂通过各种变法,想要国家走上富强之路,苏轼因为自己的政治意见得罪了当朝的权威,受到排挤,被迫离开朝堂,虽然苏轼最后归于自然,但仍对朝廷保有希望,期盼再次被重用,报效朝廷。苏轼归隐田园后,陶渊明的创作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他向往陶渊明寄情于自然的那份洒脱,通过陶渊明的诗看到生命的另外一种乐趣。

陶渊明虽然才华兼备、心态豁达,但他始终以隐士自称,他作品的自然风格与华丽的文风不符,所以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宋代以后,文人的推崇与苏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苏轼的诠释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以后官场上失意的士大夫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陶渊明的淡然,也是后世人崇拜的对象。

苏轼的青玉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是北宋一代大文豪,苏轼的诗词作品以豪放大气著称,因此苏轼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是苏轼的代表词作之一。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好友苏坚的送别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思念故乡之情。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全词内容是:“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写下这首词时,恰好是送行友人苏坚回吴地的时候,这首送别词别具一格,并没有用大篇幅来写出词人对友人苏坚的不舍之情。反而,言词之间洋溢出羡慕之意。毕竟,友人今天就要回到故乡,自己本和苏坚同是吴地人,奈何身兼要职,迟迟回不了家乡。上阕中,苏轼以“三年”点题,写出苏坚离开吴地已有三年时间,表示出苏坚思乡迫切的心情。苏轼一面为友人今日能启程回乡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词人此刻心情低落,他也思念吴地的一景一物。在词的上阕中,苏轼用用“黄犬”典故,表达出词人希望好友回乡能够写一封书信,告诉吴地三年的变化。

词的下阕中,词人以“老子”自称,言词之间略显幽默,反映出作者对吴地友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所作的这首词,虽然是赠送友人的送别作。但是,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思乡之情。

历史上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豪,在苏轼生活的饿那个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无人能够比肩的一代文学大家,这样一个人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从其诗词的风格来看更是一个非常豪放的人,苏轼堪称才华四溢,作为官员也是一个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