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成语故事 >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9-05-18/ 分类:成语故事/阅读:
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其实诸葛恪从小就被成为神童,他的才能一点也不输长辈们。诸葛恪此后在东吴担任拜骑都尉,辅佐太子孙登,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至为大将军,而且还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等诸葛恪掌管东吴大权后,曾多次率军击退魏国, ...

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其实诸葛恪从小就被成为神童,他的才能一点也不输长辈们。诸葛恪此后在东吴担任拜骑都尉,辅佐太子孙登,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至为大将军,而且还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等诸葛恪掌管东吴大权后,曾多次率军击退魏国,还加封丞相。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阻兵仗势”,就和诸葛恪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邓艾传》,时间是在曹魏嘉平五年(公元253年),主人公是邓艾。原文如下:

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不克,退归。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悉国之众,顿於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而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恪归,果见诛。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恪率兵围攻合肥新城,但因久攻不下不得不撤军返回东吴。邓艾对司马师表示:“孙权已经病逝,东吴大臣对新继位的皇帝尚未放心,国中不少名门望族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他们凭借武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以便号令一方。诸葛恪刚刚把持朝政,对内无视君主,不知道抚恤士民来巩固根基,却急于对外用兵,肆意加重百姓的负担,动用全国的兵力围攻坚固的城池,伤亡数万人。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如今无功而返,载祸而归,这就是他日后杀身获罪的理由。以前的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等人都是被当时的国君所信任,但国君一死,他们也随之身败名裂。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远远比不上这四位贤人,而他又慎重考虑隐藏着的巨大危险,他灭亡的日子不会远了。”诸葛恪回到东吴之后,果然被诛杀。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邓艾口中提到的“阻兵仗势”,意为凭借武力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是由邓艾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诸葛恪,是东吴名臣诸葛瑾之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此人早年即以聪慧著称,被誉为神童,孙权也对于欣赏有加,临终之际委以托孤重任。孙亮即位后,诸葛恪权倾一时,但其性格上的致命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他集全国之力北伐,战事不顺之时又不听部下的劝阻,一意孤行,导致东吴军队的惨败。自己也在回国后被杀。身为汝南太守的邓艾能够准确预判出诸葛恪的败亡原因,足见其能力之出众,分析能力之全面。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