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是什么意思?是哪三不知?出处及典故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19/ 分类:成语故事/阅读: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一问三不知】出处 三不知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伐 ...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一问三不知】出处
“三不知”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伐郑,齐军前去援郑。齐军中荀寅进谏不被主将采纳,自我反省,他说道:“君子之谋也, 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荀寅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典故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两军对垒之际,有个名叫荀寅(中行文子名寅,晋国贵族,中行氏卿族的最后一人,又作荀寅。彼时,其投奔在齐。)的人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听了大怒,骂道:“出发前国君有令,不要追赶零星的干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就是出动1000辆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刚才的话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回国后我要报告国君。”
荀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其的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而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不会有好结果。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