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成语故事 >

竭泽而渔的主人公是谁 竭泽而渔的意思、出处及典故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19/ 分类:成语故事/阅读:
竭泽而渔,是指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竭:使干涸,读(ji ),不能读作jiē或h。泽:池塘;渔:捕鱼,不能写作鱼。 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出处: 1、战国卫 吕不韦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 ...

竭泽而渔,是指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竭:使……干涸,读(jié ),不能读作“jiē”或“hè”。泽:池塘;渔:捕鱼,不能写作“鱼”。

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出处:

1、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2、《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田:打猎。竭:尽。渔:捕鱼。

3、《明史·文震孟传》:“徐议濬财之源,毋徒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原文及翻译

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竭泽而渔典故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