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百家姓大全 >

百家姓之弋姓历史来源 弋姓历史名人 弋姓图腾 弋姓分布地区 弋姓祠堂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7-05-07/ 分类:百家姓大全/阅读:
姓氏来源 出自姒姓,以封邑名为氏。,(今天山西省运城永济、夏县一带地区)。据《姓纂》载:禹后封于弋,其后以邑为氏。春秋时,卫国有夏禹后代姒姓大夫,受封于弋邑,其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名弋为姓,称为弋氏,世代相传姓弋。 迁徙分布 在四川省的弋氏族人大 ...

姓氏来源

出自姒姓,以封邑名为氏。,(今天山西省运城永济、夏县一带地区)。据《姓纂》载:“禹后封于弋,其后以邑为氏。”春秋时,卫国有夏禹后代姒姓大夫,受封于弋邑,其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名“弋”为姓,称为弋氏,世代相传姓弋。

迁徙分布

在四川省的弋氏族人大约始见于明朝末年,张献中随李志成起义,即民间的八大王剿四川,乱杀无辜,使四川人口下降。朝廷迁徙湖广人口充实四川。弋姓随移民中而来,来时为男丁,孤身一人。因来之较晚,无田地房屋,就临时栖身南充市嘉陵区一立乡弋家沟(现名),成为佃户。被弋姓后人尊称为上川老祖。白天从大通贩米于世阳之间,夜晚耕地梨田。在四川省南充的弋姓人中,最大官职为知府,现安葬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观乡,又名狮子坟……据《千家姓》载,弋姓望居河东郡(秦初置郡。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

在河南郑州登封市弋姓比较多 登封市大冶镇弋湾村是明永乐九年从山西洪洞迁至登封弋湾,明末清初时弋姓先祖做了大官,后在家乡仿洛阳府衙而建造了弋家大院,共四所一进三四合院组成,因此弋湾古代被称为“小洛阳”,后来弋家更是人才辈出。据说有48个顶子,即48人在朝为官。

弋姓字辈

仁治林秉义发祥 良才大启绍前光 勋尤炳烛召千古 百世留名万代香

万福洪家治 中和耀国光 文章途远大 世代袭荣昌

作为一名弋湾弋氏后辈补充。

万福朝宗治,守先戴秀光

历史名人

弋 谦:明朝代州人,永乐年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副都御史、交趾右布政使等。性直敢言,仁宗曾嘉其清直。仁宗即位后,刘观兼任太子宾客,随即又加太子太保衔,给两份俸禄。当时大理寺少卿弋谦多次上书奏事,仁宗对弋谦繁琐言事感到厌烦。礼部尚书吕震、大理寺卿虞谦按照仁宗心思弹劾弋谦,刘观又让十四道监察御史上疏劾论弋谦所言为诬妄之词,他因此被上大夫中舆论所鄙视。1425年,朱高炽刚当皇帝,弋谦就上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折子批评时政。皇上知道弋谦这人骨鲠,也不怪罪他,可是忍不住厌恶,见了他就没好脸。众臣看出皇帝的心思,便联合起来攻击弋谦“卖直”,要求皇帝法办他。皇上宽宏大度,仅仅剥夺了弋谦上朝的权利。没想到,消息传开,众臣纷纷闭嘴,一个多月没人上疏言事。皇帝急了,他刚刚登基,很想做好工作,众人自我保全,默不作声,这工作如何开展?于是皇帝下诏做自我批评,让众臣直言无讳,并恢复了弋谦上朝的权利。

弋子元:宋代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人,进士出身,因文章而扬名(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40、《通志·氏族略三》)。

郡望堂号

郡望

据《千家姓》载,弋姓郡望河东郡。

河东郡:①指今山西。②秦置河东郡,治安邑,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③唐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蒲州,节度使治太原(今太原西南)。④宋有河东路,治并州(太原府,今太原),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金分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治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北路治太原府。

堂号(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